基本信息
学术学位 |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(仅接推免) |
学制 | 3年 |
学院名称 |
168 可视计算与智慧城市交叉研究中心 |
招生人数 | 6 |
联系人 |
张老师 |
联系电话 | 0755-86713014 |
电子邮箱 | zhangjing@szu.edu.cn |
办公地址 |
深圳大学沧海校区致真楼806 |
学院网站 | https://csse.szu.edu.cn |
指导教师
李清泉,黄惠,胡瑞珍,贺彪,郭仁忠,王伟玺,徐鹏飞,张德津,张星,黄正东
平台介绍
基于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,本平台联合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,致力于培养交叉型的专业型人才。平台团队成员包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李清泉、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仁忠、国家领军人才黄惠等高水平教授,在计算机图形学、地理空间信息工程等学科领域拥有全国领先师资力量,团队成员间长期保持着稳定合作关系,不断推动计算机与测绘学科深度融合。项目团队目前拥有大数据系统计算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、自然资源部大湾区地理环境监测重点实验室、广东省城市空间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、广东省深圳市空间智能感知与服务重点实验室、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(深圳)、广东省3D内容制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、深圳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等多个国家级/省级科研平台,为本团队提供有力支撑。团队联合申报获批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“城市多规数据融合与动态认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”(2019.9-2021.9);联合开展了针对新冠肺炎传播疫情的可视分析研究工作,在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上发表了《可视分析助力区域抗疫》,产生较大影响。项目团队当前正强强联合,携手推进颠覆传统倾斜摄影的立体包围式“优视摄影测量”前沿创新技术,勇攀学科高峰。
专业介绍
“可视计算与智慧城市交叉研究中心”融合深圳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测绘科学与技术等优势学科,以计算机图形学与地理空间信息工程为学科特色,立足于“可视计算”、“智慧城市”等交叉技术前沿,充分利用平台的学科交叉优势,积极推进跨学科技术融合,着力解决城市场景大尺度三维实景重建与可视化、场景结构化建模与理解、多维度特征信息数据的空间感知等关键科学问题,为城市管理中涉及到的导航、规划、教育、医疗、市政管理、应急救灾等方面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。具体研究方向包括:城市场景可视计算、智能图形学、城市环境孪生建模与动态仿真、场景视觉信息智能处理与解析、数字化设计与空间分析、建筑设计与智能建造等。本专业采取以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为主责学院,与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联合培养的“1+1”培养育人模式,实行“双导师”培养工作制。本专业拟招收学术型硕士推免生,学生入学后归属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管理,学制及学习年限如下:全日制3年,培养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。
报考要求
报考者具有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本科学位。